2024年05月11日 (周三)   2℃~ 20℃   多云
  • 搜索
  • 学习强国
  • APP
  • 综合 公共
    看电视
  • 综合 交通
    听广播
  • 公众号
  • 微博
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贯彻落实2023年全国两会精神】辛勤耕耘 孕育美好希望
时间:2023-03-21 10:59:39 来源: 阅读量:343

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

一年春作首,万事行为先。新征程伊始,文殊镇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融入基层工作中,把“学习阵地”搬到田间地头、农户家中,把促进“三农”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全年工作的首要目标,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组织动员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宣讲党的惠农惠民政策,解读党的大政方针。

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,食以粮为先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完善强农惠农政策,持续抓紧抓好农业生产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我市三镇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把分散的土地集中整合,让“豆腐块”连成“万亩田”,规模化效益明显,各村农业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变为了优势。

“补丁地巴掌田,大型机械作业难;斜尖子边界多,种植管理费用高;药乱打、肥乱施,一轮灌水跑断腿;不好犁不好耙,为争地边去打架。”这曾是文殊镇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。如今,这里农田已大变样: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文殊镇的“巴掌田”变成了开阔平整的“大块田”,全镇田埂垄沟、碎田边界、田间道路得到平整复垦。

产业结构调整优化,科学、规模、系统化种植模式让村民们看到了粮食种植的潜力和经济效益,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大幅提升,种植面积也实现了只增不减,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。

日前,当记者走进文殊镇石桥村,提及高标准农田建设,种粮大户崔兴眼角眉梢都挂着喜悦。“以往的田块小,种田全靠人力,灌溉也不便。现在村里建成高标准农田后,全部实现机械化。”崔兴说,“现在种地可省事了,机耕路通到田间地头,全程都用农机,省力又省钱。今年我一口气承包了50多亩地种植小麦,预计全年产量在5万斤左右。现在农民种地,国家给补贴,镇上还派农技人员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,我们肯定能把田种好,并且种出效益来。”

“我们大力推行‘小块并大块、分散变集中、零碎变连片’‘一户一片田’的经营新格局,破解耕地碎片化、耕地边界过多、邻里纠纷频发等问题,为实行机械化耕种和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,这样既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还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,使全镇土地流转面积逐年上升。”站在文殊镇石桥村的地埂上,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开虎指着眼前建成的1000多亩高标准农田介绍道。

高标准农田建设关乎民生,更关乎乡村的振兴繁荣。近年来,文殊镇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,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撂荒地整治、农田林网建设统筹规划、同步实施。按照“群众自愿、地块互换、按户整合、一户一片”的原则,加快辖区内石桥村、冯家沟村等6个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,基本形成了“田成方、树成行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新型农业生产新格局。目前,全镇累计修建渠道21.62公里,平整土地1815亩,改良土壤5955亩,土地流转价格由亩均400元提升至600元,节省了近30%的人力成本,亩均增收300元左右。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、促进农民增收、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。

这个春天,党员干部再次奔赴田间地头,在春耕备播生产一线帮助协调农资供应、保证粮食安全生产。这个春天,在振奋人心的宣讲声中,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,我们看到,文殊镇正砥砺奋进昂首迈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。


编辑|赵丹
责编|陈威
审核|穆雯娟


编辑:韩燕玲
主办单位 嘉峪关市融媒体中心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、建立镜像
Copyright © 2010~2022 嘉峪关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网举报电话:(0937)6220150 邮箱:jygxww@qq.com  ICP备案号:陇ICP备09001133号-1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62120180018
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50号